罗永浩、鲁豫入局视频播客:带来明星之后,能带来钱吗?

2025-08-19 蓝鲸新闻 HaiPress

一直被视为“小众赛道”的播客圈近期迎来了一大批名人,从鲁豫到于谦,再到罗永浩,星光熠熠的播客赛道又热闹了起来。

视频播客来了大明星

近日,知名主持人鲁豫官宣自己的视频播客《陈鲁豫·慢谈》于8.18在B站独家上线,第一期她就请来了在互联网颇具话题度的同行易立竞。这期视频播客发出后不久,就已经在社交媒体平台出现不少切片视频。视频发出后4小时,观看量已经超过17万。

同样引发围观的播客新人还有罗永浩。为了宣传自己的新播客,他甚至把微博ID直接改为了播客同名《罗永浩的十字路口》,第一期嘉宾同样重磅——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据罗永浩自己介绍,这期录制长达七个小时,节目里李想自曝“24岁身价过亿”,但也经历过“卡里只剩5万”的窘境……就连李想自己都说“这是有史以来做过最长的一次访谈”。光凭这些细节,已经足够让媒体和网友期待值拉满。

鲁豫和罗永浩只是近期视频播客诸多大明星中的一部分。今年以来,B站、小红书、抖音和微博争相布局“视频播客”。

提起“视频播客”,十个人有八个人都会问“是什么”。倒不是说不理解什么是视频,或什么是播客,而是这种组合实在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甚至对于不少播客主播来说也是如此。

所谓“视频播客”,就是一个“能用来看的播客”,比一般的视频时间更长(1-2小时),同时有具有一定的视觉化呈现,通常表现为主播的真实录制影像。在海外,视频播客已经火了两三年。以YouTube为例,该平台在全球有10亿月活跃播客用户,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播客平台。据市场调查机构Edison Research于2024年10月发布的数据,YouTube是31%的美国周活跃听众最常用的播客收听平台,超过了Spotify(27%)和Apple Podcasts(15%)。

若以此类比,传统意义的播客在中国刚刚扎稳脚跟,渐有破圈之势,“视频播客”或许也有广阔市场。与此同时,播客的优质长内容基因在视频化之后也有可以填补视频网站的一些内容缺口。在这种背景下,各大平台都进行了不同程度/资源类型的扶持。

成本不低,视频播客适合谁?

但视频播客并不是一个可以让播客主播“原地转型”的事情,甚至看起来更像视频类创作者的“副业”。

蓝鲸新闻记者从多位播客主播处了解到,目前对于视频播客依然处于观望状态,而影响因素中很大的一部分在于“制作成本”。

事实上,虽然视频播客和播客只差两个字,但制作成本和难度却翻了不止一倍。据了解,播客的录制门槛很低,很多时候一只录音笔或一台手机就可以完成,虽然音质和专业的录音设备依然有距离,但是并不影响一档节目的录制完成。后期剪辑过程中主播也只需要处理音频文件即可,基本上零基础主播通过两三次练习就可以熟练。

但“视频播客”却截然不同,和随时随地打开录音键就可以录制不同,视频播客的录制需要准备至少一台可录制较长时间视频的设备与领夹麦克风,价格在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视频的剪辑难度也是音频剪辑的倍数,若要保持纯音频播客时的更新频率,视频播客付出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都是倍数级别的。

除此之外,“面对镜头”也是一种能力,虽然视频播客对谈的形式不像其他节目那样对于表现力有所要求,但是对于镜头的适应性直接影响交谈质量。

综合上述因素,视频播客的制作难度和特点似乎已经一定程度上“筛选”了它的群体,原本以主理人为主导的播客节目在缺少团队支持的情况下直接转向视频播客有一定难度。而此前已经在视频领域积累大量经验的up主或名人转向播客却非常容易。

播客的商业化难题,视频播客有解吗?

播客作为一种内容形式,虽然近年来逐渐走向大众化,但是其商业化困境一直成为了行业的隐疾。

蓝鲸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虽然头部播客已经有相对稳定的商单,但中腰部播客商业化步伐依然艰难,商单价格更是与视频节目无法相提并论。蓝鲸新闻记者从多位品牌从业者处了解到,品牌留给播客的预算非常有限,因为对于品牌部门来说“播客”是一个需要向老板反复解释的内容,如果不是资深的播客用户,一般人很难对“传播效果”有认知,投放决策并不容易。

这也导致在主播侧,播客的“售价”大打折扣。一位中腰部播客主播告诉蓝鲸新闻记者,播客商单并不稳定,且随着广告主收紧预算,不少商单的结算形式也从早期的单期收费走向“口播/冠名费+销售提成”。“纯品牌广告结算卖不上价,带货呢又卖不出货,很尴尬……”

视频播客能打破原本困局吗?

从上述角度来看,视频播客的呈现形式似乎在商业化过程中可以被当做一个视频项目来看待,降低品牌认知门槛与提升说服力,大大降低了投放决策的难度。此外视频播客天然生长在B站、小红书、抖音、微博等拥有成熟广告体系和庞大用户基数的视频平台上。这意味着创作者可以直接接入这些平台的分成计划(如B站的创作激励、Youtube广告分成)、平台级招商资源(如品牌任务、星图平台)以及更丰富的电商带货模式(如直播带货、视频挂链),商业化路径比纯音频播客更短、更直接。

视频播客更契合当下主流的内容消费习惯和品牌投放逻辑,为头部创作者和名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商业化舞台,并可能吸引增量预算进入“播客”内容领域。或许它并非播客商业化的“万能解药”,但它无疑开辟了一条更具想象空间的新路径。

(责任编辑:zx0600)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联系我们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