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囤备胎导师放鸽子 保研双向辜负 诚信危机浮现

2025-11-10 HaiPress

保研过程中,学生“囤备胎”,导师“放鸽子”的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推免即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是选拔拔尖创新人才、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的重要举措。然而,金秋本应是推免生的“收获季”,却充满了焦灼的气息。一边是手握多个录取通知却迟迟不决的学生,另一边则是临时变卦、收回承诺的导师。

在9月底推免服务系统开放前,各招生单位会通过夏令营和预推免来“掐尖儿”。夏令营通常在5至7月举办,表现突出的“优秀营员”有机会优先录取;预推免则多集中于8月至9月中旬,通过者大多会收到院校承诺的“待录取意向”。

9月底迎来offer效力最高、约束力最强的环节——“九推”,推免服务系统正式开放。以今年为例,推免生可于9月22日9:00起在系统中填报3个平行志愿,招生单位将通过系统反馈是否同意考生参加复试。通过复试的考生,可于9月25日14:00起登录系统,在规定时间内接受待录取通知。一经确认,不可随意更改结果。推免生需在9月22日至10月20日期间完成报名、复试及录取流程。

天津某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一名硕士生导师今年首次获得招收推免生资格。夏令营期间,她锁定的优质生源均表示“肯定会来”,但推免系统开放后纷纷发来致歉信息,让她措手不及。北方某高校的一名在读研究生回忆,2023年她参加该高校某学院举办的夏令营,与她一样接收到“铁offer”的有30多人,最终履约的仅10人左右。此后,出于人力、物力成本考虑,该学院表示不再举办夏令营和预推免,只等“九推”时再面试。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联系我们   SiteMap